近年来,嘉定区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通过落实刚性制度、科技赋能产业、推动系统提效、PG电子app深化生态治水等举措,有效提升区域水资源管理水平,为嘉定新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水动能”。
以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为工作主线,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质增效。坚持总量和强度双控,嘉定区将用水总量(4.86亿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1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5立方米)和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737)等刚性约束指标纳入“十四五”水务规划指标体系并予以组织推进,将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生态水位保障程度和水质综合合格率等指标一并纳入约束指标体系,作为常规工作来抓。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审批、规划水资源论证和水资源区域评估等制度,确保执行到位。持续强化水资源监督管理,一体推进取、用水事中、事后监管,依法规范取水单位取用水行为;并依据企业年用水量实施分类监管,2024年6家用水企业纳入市级监控、18家用水企业纳入区级监管。
深入实施节水行动,通过工业节水增效、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综合措施,全面提升节水管理水平。2024年,完成嘉定工业区和安亭汽车城零部件园区的用水对标达标工作。辖区内福耀集团(上海)汽车玻璃有限公司入选上海市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吉博力公司获评国家级用水产品水效领跑者称号。完成30公里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实现516个DMA小区总表全覆盖,通过智慧管网平台监管定期开展漏损情况分析,及时解决管道暗漏问题,嘉定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6.26%,位列全市前茅。首次召开节水产业发展座谈会,举办先进节水技术成果展,组织区内龙头企业深化技术交流与产业协作,加速节水产业集聚升级,为发展节水领域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支撑。其中威派格智慧水务公司围绕水务行业实际需求自主开发的河图AI平台,为智慧节水注智赋能。
持续优化供水系统建设管理,筑牢水质安全屏障,切实增强居民用水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全区三大制水厂均实施全过程实时监控,各供水企业数据全面接入市供水安全保障监管系统,实现从“出厂水”到“龙头水”的全流程监管,确保水质水压安全稳定。2024年底完成永胜水厂三期扩建,并网通水,全区设计深度水处理能力达到62万吨/日,自来水供应已全部实现深度处理,出厂水质也由“合格水”全面迈向“优质水”。加快推进二次供水设施移交接管,全面完成市局下达1200万平方米二次供水设施移交接管任务,同时与区建管、房管等部门建立良好联动机制,共享住宅交付许可清单,强化物业应急值守,规范二次供水设施运行情况日常巡视及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形成闭环管理长效机制。
紧扣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保护目标,以非常规水利用、水资源调度、生态水位管控为抓手,强化水安全、改善水环境、维护水生态。全区四大污水处理厂均配套再生水利用设施,用于市政杂用,非常规水年利用量达到500万立方米,其中南翔污水处理厂利用再生水进行湿地公园生态补水。构建水利片的大循环、片圩间的中循环、圩内的小循环调度模式,强化内河水位联动调控,嘉定南门站生态水位旬平均值稳定在2.3米以上,全区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持续上升。
水资源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下一步,嘉定区将持续在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节约用水管理、水权交易及水资源税等重点改革方面发力,确保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嘉定建设“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提供坚实的水资源基础保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