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乃重大民生工程,平坝区齐伯镇近年来着力推进农村人饮工程建设,加快农村供水改造,通过解决水源“有”“稳”“优”的问题,不断提升农村供水标准和质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冬日里,美丽的斯拉河与远处轻纱缭绕的山影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如诗画卷,这醉人的风光正是齐伯镇水利建设成果的生动写照。
齐伯镇以山地为主,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表蓄水功能差,镇域陆地范围内无自然河流,辖区边界紧邻斯拉河。“降水多、存水难、有水源、用水难”长期以来都是这里的基本“水情”。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前,如何保障好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一直是当地政府最为关注的头等大事。
陈长贵是齐伯镇齐伯村党支部的老支书,凭借多年与基层群众打交道的工作经验,镇政府将退休在家的陈长贵“返聘”回来,让他担任齐伯镇镇级管水平台公司的负责人之一。今年年初,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里的一口老水井旁,听他讲述前些年老百姓喝水的艰难过往……
“这口井修建于民国时期,主要是供齐伯村、齐伯街上三百多户农户吃水。当时修建的时候规模有点小,有些农户在凌晨四、五点钟就来排队挑水,一天只得两挑水,那段时间吃水相当困难。”陈长贵说。
记者了解到,像齐伯村这样人口密集的村寨,可用的老水井也不过3、4口,更不用说其他地势更为陡峭、离取水点更远的村寨了。2015年,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齐伯镇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工作者们,将农村饮水工程视为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中的“关键一招”。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成了3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全镇9个行政村,解决了22456名群众长期以来“吃水难”的问题。
采访过程中,齐伯镇党委副书记陈亚海提到,虽然解决了“有”水的问题,但水源散、成本高、管理弱、“以水养水”难等诸多“先天不足”依然存在。这就需要思考如何从根源上解决水源不稳定、工程分散不好管、管护矛盾大、供水标准低、服务效益低等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稳”的问题。
2016年,在区水务部门的指导下,斯拉河引子渡抗旱应急人饮取水点正式投入使用。在引子渡水电站上游的斯拉河水面上,一根又粗又长的取水管道随着浮桥泵站起伏而上下摆动。取水点附近的泵房里,机器运转的声音嗡嗡作响,斯拉河的河水正以35吨/小时的速度快速通过泵站直达远山上的水池。从斯拉河抽取上来的水经过泵房加压,直接运送到附近山上的引子渡村二级提灌点,这段距离大约有2公里,扬程高度在380米。
在这个二级提灌点的泵房内,负责泵房管理的技术人员用手机向记者现场演示了操作流程:打开抽水系统设备APP,输入密码登录,一键点击抽水作业。瞬间,耳边便响起机器运转抽水的轰鸣声。整套设备都是智能化操作,利用物联网,技术人员在家就可以实现抽水作业,泵房设备上所有的数据都能在手机上显现并实现操作。目前,这个提灌点能覆盖齐伯村、光明村、新寨村和关口村等村寨的饮水需求。
从斯拉河引子渡水源点到河上游的马背上水源点,车行驶在深山中,一路泥泞艰难蜿蜒地行驶,路边是幽深茂密的树林。途中,记者留意到斯拉河边绵延的山坡上,一根根粗壮的取水管道犹如一条长龙盘卧在山中。水管里的水从取水点一步步提灌到山腰村寨的二级提灌点,再到光明村与关口村交界制高点上的500立方米高水位水池,最后流向家家户户。
“为了解决全镇供水‘稳’的问题,我们争资争项,围绕应急抗旱取水点和马背上取水点展开并网建设,2024年争取到衔接资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主要建设内容有:建造1座一级浮桥泵站、1座管理房、1个500立方(米)高位水池、7.56公里的配水管网,还有净水设备、供电配套安装及其他附属设施建设,最终解决全镇8个村主管网工程。”齐伯镇党委副书记陈亚海说。
陈亚海表示,最后的高位水池项目建成后,能大大缓解齐伯镇南部片区用水紧张问题,水量和水压能满足需求,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可满足远期群众的生活用水需求,进一步提高片区群众的生活质量。目前,除了片区供水高位500立方米水池还在建设,齐伯镇建设的提灌点、高位水池等均已基本完工。
建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从“有水喝”到“喝好水”,到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和“健康水”,怎样解决“优”的问题?陈亚海说,齐伯镇举全镇之力,不断加快补齐农村供水工程短板,确保入户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四项评价指标全部达标,着手建立“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农村群众饮用水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
“2024年5月,我们镇里面组建了镇级水务平台公司,全面运行和指导齐伯镇集镇供水范围内农村供水保障及饮水安全等相关工作。目前,我们已完成对齐伯村、光明村、关口村、引子渡村、新寨村的持续供水,以及对全镇范围内农村供水工程的维修及管护工作。组建这样一个管水平台公司的目的,是想让我们齐伯镇的广大群众,从‘缺水吃’到‘有水吃’,再到‘吃好水’。目前我们抢抓时间节点,全力推进供水管网架设,全方位完善供水系统,争取早日实现镇内全域全天候供水,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齐伯镇镇级管水平台公司负责人杨和说。
镇级产业公司管水平台公司依托镇政府制定“12345服务管理目标”,解决“以水养水”难的问题。通过加强水质检测和水源地保护,保障水质安全;严格动态监测,确保供水稳定;制定合理水价,提高水费收缴率;同时,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饮水安全项目,落实维修养护资金,强化工程运行维护,改善农村饮水条件,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
“下一步,我镇将积极争取资金改造升级供水入户毛细血管,积极探索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为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的‘五同’服务目标而努力,不断提升农村供水标准和质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陈亚海说。
在采访结束之际,夜幕已悄然降临,镇上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各家餐馆门前食客络绎不绝,一片繁荣景象。在斯拉河美食园餐馆,老板正熟练地操作着炉火,为蒸着米饭的铁锅添水。PG电子登录一瓢瓢清水被舀进锅中,瞬间腾起一股股水汽和白烟,宛如火锅般热气腾腾,充满了热辣滚烫的生活气息。
水脉通,民心润,乡村兴。如今,齐伯镇的农村饮水工程让每一位群众都感受到了生活的改变。水的滋润不仅让民心得以安定,更让这片土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原标题:《【民生】水脉通 民心润 乡村兴——平坝区齐伯镇持续提升改造农村饮水工程纪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