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水说简单也简单,字面意思是“调节水质”,说复杂也很复杂,因为水质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概念。
没有“稳定的环境”,鱼虾就无法良好生长,更不用说高产了。盲目的跟踪水质变化,然后调节水质,往往是被动的,水质总是“不稳定”。
可见,调水应先于水质变化。根据养殖水体、天气、养殖鱼虾生长过程的变化和饲养管理的变化,及时做好“事前预防”和“事后微调”,保持池塘环境的“稳定”,这才是调水真正要掌握的时机。
说到这里,有固定和临时的调水时机,具体调水时机可根据养殖情况和养殖经验及时做调整。
例如,养殖早期的“肥水”就是一种调水方式,在水产养殖中后期,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也是一种调水方式,在天气变化之前,尤其是暴雨/连续阴雨前后,水体中的藻类和菌类会发生剧烈变化,必须提前采取措施稳定水质,防止鱼虾应激。天气变化后,要及时调水,采取必要措施稳定水质。
一句话:“采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事。”这就是最基本的调水方法。
例如,养藻,良好的藻相不仅能为池塘提供足够的溶解氧,还可以减少鱼和虾的应激。为了养好藻类,要涉及到水体中的一些指标,一个是硬度,另一个是总碱度。PG电子入口当然,也涉及藻类种类、光照、营养、温度等因素。
总硬度是指水中钙和镁离子的总含量。“钙”是藻类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镁”是藻类叶绿素的关键组成部分。
总碱度,对水体有缓冲作用,当总碱度稳定时,藻类对水中营养盐的利用率较高,这也就是总碱度抑制有害藻类生长的根本原因;
当水体硬度过低,总硬度小于10毫克/升时,会抑制藻类生长,可以用磷酸二氢钙或生石灰来提高水体的硬度,确保培藻顺利生长;
例如,池塘中的细菌可以分解成小分子,这些小分子可以直接由藻类利用。换句话说,活菌的代谢物可以帮助藻类生长和繁殖。此外,复杂的菌相会形成复杂多样的藻相。对于水产养殖来说,藻相越复杂多样,水质就越稳定,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
细菌的繁殖也需要“碳”的补充,水中的“碳”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光合作用,另一种是饲料。当碳不足时,需要手动补充。像葡萄糖、红糖和糖蜜都是很好的碳源。这也是培养菌和调水的基本常识。因此,我们常说“养成靠藻类,高产靠菌类”。
再例如消毒,这是经常做的一项工作。基本的概念就是:通过”消毒“的方式,降低有害菌数量,PG电子入口这样再补充有益菌,能使有益菌在水体中占据优势,以减少对鱼虾的不利影响。
消毒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要了解消毒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消毒?例如,在水池进水完成后,用漂白粉、二氧化氯和生石灰等常用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水体消毒后2-3天,消毒剂的效果基本消失后,要用有益菌培育基础饵料生物,使水体颜色为豆绿色、黄绿色或浅褐色,以创造一个藻菌平衡的良好繁殖环境,这才是根本。PG电子入口
对于水体消毒,见仁见智。不管是用哪种消毒剂消毒,都建议定期预防性消毒,不适合频繁使用。除非特殊情况,鱼虾有细菌感染,才考虑连续消毒几次。
说了半天,调水调什么呢?个人认为,调水就是在养殖条件下,用尽量贴近自然的方法,建立适合鱼虾生存的水体环境。也就是,把水体中生物平衡、物质平衡调整到最佳或促进鱼虾生长的水平。